时不容英雄遂使竖子大卖。剧本杀电影消费女性却以为自己有深度。
陈思诚及其班底及其后继者每大卖一次,就是对中国内地院线电影下了一次毒。
看到《默杀》的海报,柯汶利(电影《误杀》网剧《唐人街探案》)、张钧甯(《瞒天过海》)、看起来是热带雨季湿乎乎的气氛,以及官微宣传话术是“悬念迭起,反转不断”,三个大字已经从这画面里渗透出来:陈思诚。
《误杀1》《误杀2》《消失的她》都买了老电影版权。而《默杀》则不同,其原版也是马来西亚导演柯汶利自己的作品,查阅台湾新闻应该是2018年拍摄,只有几个电影节放过,原版男主角黄健玮在台湾metoo运动中也遭到控诉。
现在上映的重拍版是针对大陆市场拍摄的,更多大陆观众认识的明星,故事设在一个“太平洋某岛”,据称削弱了宗教背景。
看豆瓣短评不少观众因为“反杀后还能逃脱一切”这样的结局给好评。毕竟大陆院线观众憋太久,连没看见“某某某被依法捉拿归案”的字幕都要大呼“太敢拍了”。
但是这电影字幕最后的“特别鸣谢陈思诚”才能体现全片精华。
东南亚悬浮设置、剧本杀式强行反转、消费剥削女性角色(却假装自己有深度)——陈思诚式卖座三板斧,《默杀》一应俱全并发扬光大。
(下文全是剧透)
《默杀》故事的起点是女校里的校园霸凌,很细致地去拍女孩对女孩的凌辱。
女孩和女孩之间是存在霸凌的情况,但为什么是女孩对女孩,这种霸凌情绪背后是什么,社会文化对女孩灌输了什么?
《黑暗荣耀》里那种霸凌场面,最起码还拍了男生在边上袖手旁观,“女性霸凌者”妍珍始终处在一种“雌竞”思维里,她要讨好全在俊,她要去扮演社会认为的“全能好女人”和“人生胜利组”。(尽管《黑暗荣耀》最后对女人的羞辱性惩罚之细致依然带有某种厌女情结。)
《默杀》剧情安排女孩霸凌女孩,几个霸凌者再被谋杀。所有女生角色都找了高高瘦瘦的漂亮女孩,穿着学生制服,小裙子,细长腿。先是欺负人,然后被杀,画面里还是小裙子和细长腿,被埋葬,被吊起来。
当镜头一次次扫过设定为“施暴者”的女孩的裙角和细胳膊细腿,肆无忌惮地拍摄她们年轻的身体和容貌却惨死。我脑子里在尖叫,不,不是这样的。你们根本不关心霸凌问题,你只是想安一个罪名然后理直气壮地拍“坏女孩惨死”,讲述这是女中学生自作孽死掉的时候,短裙下露出纤细的腿。
霸凌场景也令观众非常不安。
第一个霸凌场景,霸凌者用胶水把女孩粘在墙上,再用胶水封住她的嘴巴。整个霸凌画面是把受害者做成了耶稣受难的样子钉在墙上。第二个霸凌场景,那几个女孩霸凌一个心智障碍女孩,用玫瑰花冠戴在她的头上,花刺刺伤了女孩的额头。也许在那个大部分人都没看过的原版里有更明确的宗教或邪教指向。但仅看目前大陆公映版,给女孩嘴上抹胶水,往女孩嘴里硬灌东西,整个画面都像是有某种恶趣味。
霸凌是如何产生的?故事似乎给出了逻辑,因为起头霸凌者是校长的女儿,在那块不存在的“太平洋某岛”,校长和慈善捐款相勾结。因此霸凌也是权力的产物。
听起来好像哪哪儿都对是吧。但是导演的镜头沉迷于制造女孩厮杀女孩的画面,霸凌者和被霸凌者实际上都是被镜头消费的年轻女孩身体。真正的权力、罪恶的源头,用片尾语焉不详的电视新闻一带而过。这种不存在的“太平洋某岛上的邪恶权力”不构成任何现实指向,多么安全,唯有消费女孩、制造坏女孩并拍裙子、制造可怜女孩并拍她们屈辱的惨状,是现实的,具体的,以“电影有深刻主题”之名。
更无法忍受的是剧情以连环反转带出了另一个性侵幼女案。继父侵犯9岁的女孩如此惨烈的情节,竟以女童两腿间染血和头顶内裤的画面呈现。首先这非常残忍,其次这是一种糟糕的臆想的画面。
男导演引入“深刻的社会问题”“拷问人性”,难道只有通过强奸案吗?究竟是揭发其罪恶还是助长强奸文化?
电影《嘉年华》并没有拍摄犯罪过程本身,女导演文晏处理整个故事都有一种对小女孩小心翼翼的呵护和呈现,而恰恰是这样的故事才真正点出了社会问题:受害者有罪论、荡妇羞辱、法律制度上的审视、保护幼女是全社会的责任。
《默杀》里和拍女孩形成鲜明对比的对一个“偷拍成性的男青年”的塑造。黄明昊扮演一个孤僻青年,是警察吴镇宇的儿子,很早就开始偷拍同住的女性亲戚,其警察父亲当着被偷拍女性亲戚的面暴力殴打以示惩戒,但又哀求亲戚不要报警不要诉诸法律。后面的剧情里此男的偷拍影像更成为破案的重要证据,仿佛此男不是偷拍犯,是行为艺术家,是人间清醒唯一开了天眼的人。
我无意与男导演的拥趸们纠缠“这只是客观拍法”“犯人也可能无意中提供证据这有什么”。说实话,我甚至不知道如何跟傲慢的男导演解释这件事:你们对一切犯罪的猥琐的男人无休无止的共情真的就流淌在镜头里,你们却认为这是“客观”。
都不用提后面的情节,这个电影对于偷拍犯的早年追溯情节,拍的时候就是一种“天啊老父亲也不容易啊”“这只是个孤僻的男孩啊”这样温情脉脉。温柔的视角给了偷拍犯,被少年偷拍的女性亲戚在影片只有穷追不舍的骂人和赶人走的台词,好像那是个不讲人情的包租婆。
而对于多个女孩角色,电影是花样百出的剥削式拍法。这对比还不够吗?
再说“反转”。
国产影视一宣传“反转”,我就知道要完蛋了。《默杀》就是一路转得这剧情都连不上了。
按最终谜底版本,张钧甯扮演的李小姐被丈夫(邢家栋)家暴,被家暴后又发现9岁女儿被他强暴,她拿刀考虑反杀之时,却发现丈夫已经被女儿用一把剪刀捅死。于是她不报警,把丈夫埋尸于天台花园中。从此这母女关系就无法正常了,李小姐一边放下所有工作到学校当校工,把盯牢女儿作为自己人生第一任务,另一边又时不时对女儿狠狠殴打,让整栋楼都听见都知道这个妈妈会打女儿。母亲对殴打女儿的解释是她在管教女儿,让女儿知道凡事有边界。(长大后的女儿由王圣迪扮演。)
这些剧情真正的编织逻辑是“诶你看我又反转了我棒不棒”。你以为是女儿被霸凌母亲护女,我咣当一转让你看到母亲也打女儿,你以为是女儿逃离暴力母亲,我咣当再一转,母亲好像也为了女儿反杀丈夫了,你又感动了,别着急我咣当还一转哎呀是女儿反杀妈妈掩护,母女俩是相依为命啊……
别转了,这里外里的还有逻辑吗?且不说一个9岁女孩能不能仅用家用的剪刀对成年男子一刀毙命(其实是不可能的),就说幼童被侵犯后目睹妈妈被殴打,应激导致防卫过当杀人,所有现场和身体创伤证据都在,孩子又是很小的未成年人,这事为什么不能报警处理?
好,母亲想迅速平息整件事回归正常生活,为什么会让两个受害者相依为命的情节里还掺了一个“妈妈殴打女儿”?根本看不出任何深入的挖掘和思考,想到一个耸动情节就加一个。
这对母女作为受害者反杀的情节,和前面女校霸凌情节,是一样的。导演假装自己在处理什么社会议题,实际上就是对弱者、受害者的困境丝毫不了解,每个议题都只是一个剧本杀元素的标签,这些角色只是供消费的“好惨”“好虐”“好狠”“啊反杀了”“你就说高能不高能”。
一个正常合理的故事不可能是陀螺,经不起这么一遍又一遍的反转都转得要吐了。拍电影不是剧本杀,不要再为了反转而反转了。就算你们自作聪明的男导演一定要剧本杀,能不能不要假装关心女性议题了,下次就弄几个男的来回反转来回杀吧。
但是,男导演怎么舍得虐男人呢。
男性角色要是个“坏人”,那就像《消失的她》里的杀妻男主,或《默杀》里那个偷拍犯,得到了无限怜悯的拍摄视角还能吹“咱导儿拍得真有人性的复杂啊”。
当然,男导演更喜欢的是,男性角色的“圣父”拍法。那就是《默杀》里为了亡女而制造一大出反杀大戏的父亲林在福(王传君)。
女儿被霸凌致死,所以父亲要把霸凌者都杀光。此外对于那些对霸凌沉默的人,这个父亲也决定要惩罚。这也是片名及主旨所在:对罪恶不能沉默,否则沉默也是纵容犯罪。
剧情主线实际上是让两个受害者家庭缠绕在一起,林在福(王传君)的女儿惠君(徐娇)先被霸凌致死,全校都在装瞎,尤其是一个道貌岸然的心灵导师(金士杰)还在搅混水,表面关爱痛失女儿的父亲,实际上对校长和他的霸凌者女儿卑躬屈膝。李小姐(张钧甯)阻止女儿小彤(王圣迪)帮助惠君(徐娇),之后又对林在福(王传君)的求助视而不见,小彤(王圣迪)只能偷偷去传递霸凌致死案的证据,但朋友死后她成为下一个被霸凌团体盯住的受害者。林在福(王传君)的复仇计划就多了个副线任务,帮助被母亲殴打、被同学霸凌的小彤(王圣迪)逃跑。
为了制造悬疑和烟雾弹,大篇幅的追踪和殴打剧情都发生在一个受害者父亲(王传君)和一个受害者母亲(张钧甯)之间。反转剧情一会儿假装是母亲保护女儿,张钧甯的角色似乎是有正义任务,王传君似乎在演嫌疑人;一会儿又暗示母亲家暴杀人了,好像王传君的角色又被反转成正义目的。终于反转完了,原来他俩都是受害者家长。
那么我请问,受害者家长互殴占这么多片长,你拍这么多“底层互害”能有什么深刻寓意?这岛都是虚构的,岛上的掌权者是谁,校长、慈善机构,还是若有若无不敢仔细拍的似乎是邪教的存在?只不过是在虚构故事里抨击一个“掌权者”,电影也只敢语焉不详来一句“校长勾结慈善机构”。这根本算不得抨击。
比起细细密密地拍女孩欺负女孩,比起展示女性的身体,比起让受害者家长来回殴打和算计,这部戏甚至都没有去详细虚构一个邪教头领,或作恶多端的村长,或虚假慈善的罪恶。
“你懂的,上面的人太坏了”这种一笔带过的暗示本身就是欺软怕硬极了,创作者根本不去面对真问题。
不过,受害者家长的待遇也是不同的。受害者母亲自己被殴打,女儿被侵犯,这么凄惨的人生,却还多一个戏份是母亲家暴了女儿。受害者父亲,他杀了几个女高中生只是血债血偿啊,他追踪另一个女孩的母亲设计让她痛苦,只是为了让另一个女孩逃出生天啊,他最后都自杀了天啊跟女儿天上团聚这可真是父爱如山啊。
可是这个父亲放过了那个纵容犯罪的心灵导师(金士杰)。如果他的复仇计划里也有“惩罚沉默不作证的人”,最应该惩罚的就是金士杰那个角色。但复仇的父亲却对另一个受害者母亲的恨意最大。
因为真正引导剧情转动的,第一是“反转”需求,第二是创作者的潜意识。“反转”需求让男女主角时不时互换位置欺骗观众,创作者的潜意识让他们不自觉给消费女性留下更多空间。就算是一个架空的故事,究竟怎样的角色更能隐喻现实生活里的作恶者?难道不是虚伪的老头和满口正确废话却从不保护孩子的男校长吗?镜头和故事线从他们身上轻轻略过,最终聚焦在一个又一个或变形或受辱的女性角色身上。
于是乎,恐怖、悬疑、亲情、女性话题、社会议题,一张电影票全有!请问拍电影是在打包促销吗?
去年陈思诚监制《消失的她》却流出他亲自指导文咏珊卖弄性感的花絮,女演员原本自然的眼神和动作不是那样的,却生生被陈思诚掰成“他想象中的性感女郎”,女演员的油腻演出,原来还是男导演在牵动她头上那根看不见的线,但女演员的银幕形象却会被当做“某一种女人”存在的证据。
《消失的她》短视频式的拍法,消费了女性议题,顶着各种社会问题的标签,实则消除女性求生自主性(让李木子主动放弃氧气瓶求死)。但票房赚了。
之后更多陈思诚电影涌现。去年暑期档还有申奥的《孤注一掷》,反诈故事还能把男反派造出“纯爱战神”,顺手栽赃了字幕组是诈骗一环,几个故事相互之间都不挨着,这也能叫电影。
到了去年下半年,已经分不清哪些电影是陈思诚,哪些电影不是。张末也导出一部《拯救嫌疑人》,东南亚某国的华人女律师卷入悬疑。《瞒天过海》翻拍自《看不见的客人》,许光汉穿着东南亚警服,海报上就写着“106分钟44次反转”,还没看电影已经被宣传转晕了。
今年申奥把剧本杀创作思路带进网剧《新生》。看开头还以为是什么了不起的骗子故事中国版雷普利,一路反转转到最后,每个男人都无辜,性剥削的受害者反转成了活该的捞女。男主死了还得强调身高183。男主替考的悲惨青春毫无逻辑,根本没有报复全是自损。悬疑要有基本法,反转完了得顺着故事时间线看看自己到底编了个啥!
《误杀》导演和网剧《唐人街探案》导演柯汶利,也是《默杀》的导演。按说原剧本拍得挺早,不知道跟陈思诚谁影响了谁,但现在大陆公映版拍出来的这个电影,就是集陈思诚病之大成,而且比病得比陈思诚本人还丝滑。
说到这里一定又有人问,啊你要求高你倒是说说什么好看啊。
早就说了,《戴洛奇小镇》。
坐在电影院里坐立难安的每一刻,我都在心里回想《戴洛奇小镇》确认这个世界上还是有好东西的。只杀顺直男白人的悬疑剧,推理层层递进看到谜底再倒推也完全合理。以及,真正女性角色,各种各样——高大健康的、不修边幅的、焦虑的、胖的、瘦的、既得利益者和维护自身利益的普通人、爱上班的和不爱上班的、爱男人的和爱女人的。女中学生形象是爱打橄榄球的原住民女孩和胖胖但会读书的表妹。作为受害者而不自知并纵容了男性犯罪的女人,只是从犯不是罪犯,剧情不需要对她没完没了地消费和审判。
是用拍摄去思考、去控诉社会问题;还是用拍摄去剥削、去消费受害者。创作者的态度就在每一个镜头每一帧画面里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