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经历了难得的发展机遇后,笔记本行业又迎来了 " 低谷期 ",而这也让厂商们 " 卷 " 出了新高度——在围绕性价比激烈角逐的同时,还有寻找新的发力点,也就是老生常谈的创新。
如果说,性能升级决定笔记本创新的高度,那么 " 差异化 " 就是衡量广度的代名词之一。华硕在 4 月 24 日举行的春季新品发布会,围绕创新的高端、广度,都有让人印象深刻的产品。
本次,华硕推出了 ProArt 创 16 2023、灵耀 X Ultra、灵耀 13 2023、灵耀 X 双屏 Pro 2023、灵耀 Pro14 2023、无畏 Pro16 2023 旗舰版等多款轻薄本新品,重点来说说顶级性能的灵耀 X Ultra 以及极致便携的灵耀 13 2023。
酷睿 i9+RTX 4080 的轻薄本,你说卷不卷?
灵耀 X Ultra 应该是本次亮相的新品中性能天花板了,酷睿 i9-13905H+RTX 4080 ( 12GB GDDR6 ) +32GB ( LPDDR5X 7467MHz ) +2TB PCIe 4.0 SSD …要知道这是一款厚度仅 16.9mm 的轻薄本,而不是游戏本。为了能够释放极致性能,华硕也做了多项创新,差异化也由此体现出来。
第一,华硕超高速系统模组 ( System-on-Module ) ,让主板核心面积减少 38%,缩短了 CPU 与内存之间的距离,内存读写速度提升约 20%; 也为 GPU 电源组件预留额外空间,并增强了内部的导热效率。此项创新不仅让灵耀 X Ultra 的机身设计更进一步,也让生产力更卓越,在多任务处理、影像内容创作等多个应用场景中带来更高效能。
第二,灵耀 X Ultra 作为轻薄本能给散热模组预留的空间并不 " 富裕 ",为此华硕采用了 AAS Ultra 风洞散热结构。掀开屏幕后,键盘抬升 7 °,不仅敲击录入更符合人体工学,进风量也提升了 30%,机身温度降低 7%。从侧面看上去,就像是把很有华硕风格的 " 小翘跟 " 设计从 D 面向上移了一层。独特的机械结构,更有科技感、辨识度。
另外,机身内部为 CPU 配备液金,满载温度下降约 15%,功耗可达 100W; 游戏本级别双风扇加持的华硕冰川 Pro 散热系统加持下,整机功耗达到 185W。
由此在灵耀 X Ultra 采用轻薄设计的基础上,释放了酷睿 i9+RTX 4080 的顶级性能。虽然与极致轻薄本在便携性上还有差距,但至少让部分用户不用再忍受沉重的游戏本了。
第三,ASUS Dial 华硕旋钮。对部分用户来说,这项设计或许有些 " 食之无味,弃之可惜 ",但对于经常使用 Adobe 全家桶的创作者来说,ASUS Dial 超过 70 个可自定义功能,在频繁的重复操作中,无疑是一条 " 快速通道 ",特别是在差旅外出场景下,配合大尺寸触控板,更加得心应手。
最后还有一点要简单提一下,华硕好屏。灵耀 X Ultra 搭载了 3.2K 分辨率、120Hz 刷新率、0.2ms 响应时间、100% P3 广色域、550 尼特峰值亮度的 OLED HDR 触控屏,通过 TUV 硬件低蓝光认证,并支持手写笔。从屏幕规格来看,对于创作者而言,也是提升工作效率的重要帮手。当然,在日常影音娱乐中,这块华硕好屏也能提升体验。
"1+1= 灵耀 13 2023 ?"
现在,差旅外出又一次成为工作常态,以至于拿起灵耀 13 2023 时,薄至 1cm、重量约 1kg 的极致手感,让我很想放弃背包中的 16 英寸笔记本。如果说灵耀 X Ultra 是该系列性能天花板,那么灵耀 13 2023 就是轻薄天花板,对于重视便携性,且使用场景以轻办公为主的用户而言,相当合适。
灵耀 13 的便携性同样离不开创新,首先是为了提升手感的等离子陶瓷金属材质,华硕独创新材料首次采用,且为可回收材料。灵感源于自然的设计,让金属拥有了陶瓷触感,配合上细腻的纹理,在千篇一律的轻薄本,更加时尚个性。据华硕的产品设计人员介绍,机身材质在尽可能减重的同时,也经过了 20 余项严苛测试,拥有高强度,移动携带中不用担心挤压磕碰。
第二,屏幕也要更纤薄。华硕凭借 CNC 定制顶盖,在更小的空间内放下了 1080P+ 红外双摄像头,并采用特别设计的超薄 OLED 面板,让 A 面与 B 面的厚度缩减了 30%。
第三,灵耀 13 的 C 面与 D 面也做了轻薄化设计,键盘面采用镁铝合金、触控板采用极薄玻璃覆盖层,让 C 面与 D 面厚度缩减 25%; 内部采用更少层数、更高布线密度的电路板,重量更轻、也更紧凑,助力整机轻薄设计。
" 均衡瘦身 " 让灵耀 13 整机更加协调,避免了头重脚轻,同时为了扩展移动办公半径,63Wh 大电池可满足约 12.5 小时日常办公使用。
在与华硕产品经理沟通时也提到了轻薄本的能效问题。华硕一方面在硬件端出手,凭借 13 代酷睿的高性能混合架构等优势,进行优化,在不同应用场景下释放更佳能效 ; 另一方面则是软件协同,凭借系统内置软件及不同应用模式,让用户可以围绕实际使用场景,自行切换高性能、高效能或者安静使用环境,即使不插电也有可靠生产力。
还有个亮点,灵耀 13 并没有为了便携性而放弃接口,相反其提供了 2 个全功能雷电 4 USB-C、USB-A 3.2 Gen 2、HDMI 2.1 TMDS、3.5mm 音频插孔。从侧面来看灵耀 13 对于机身的厚度压缩基本到了极限,也让用户可以放下扩展坞,显示器、移动存储、键鼠等外设,差旅外出、会议办公时都能直接使用。
至于性能方面,13 代酷睿 i7、16GB LPDDR5、512GB PCIe 4.0 SSD,搭配双 73 扇叶风扇 + 双出风口 + 双热管的散热,虽然应对影像创作有些压力,但如文档编辑、视频会议等日常办公、多任务场景也能应对自如。
写在最后
2023 年笔记本市场的形式仍旧严峻,厂商想要减轻需求放缓等挑战带来的影响,就需要用产品说话," 卷 " 起消费者波澜不惊的购机欲望。华硕本次发布的新品,性能方面无需多言,覆盖了日常办公到高阶创作的各种场景,最引人注意的还是对于使用场景的深入挖掘,以及产品设计的大胆创新,既有高度又有广度。
包括等离子陶瓷金属材质、AAS Ultra 风洞散热结构、华硕超高速系统模组等设计,让华硕 " 秀肌肉 " 的效果十分显著。
无论是灵耀 X Ultra 还是灵耀 13 2023,在笔者看来都有更清晰的目标用户,以及针对的使用场景,丰富的差异化设计也足够给人留下深刻的 " 第一印象 "。比如,灵耀 13 对于笔者而言,就给出了充足的种草理由。
更值得关注的是,华硕带来的创新特性,是否会拓展到更多产品?笔者认为答案应该是肯定的,未来这也是华硕提升轻薄本等多条产品线竞争力的重要手段,对此就让我们拭目以待吧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