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最近的锐龙7000发布会上,我们见到了几个厂商展示的新一代AM5主板,不知道小伙伴们有没有发现一个问题,这些主板上的散热片面积越来越大,已经从当初的芯片组、供电单元、M.2接口,发展到了几乎占满整个表面。
这还只是小意思,在近期微星更推出了“Project Zero”项目主板,散热片覆盖更全面,把CPU、内存和PCIe之外的所有接口都隐藏了起来,正面几乎看不到主板表面了,此外某厂商还有个名为“Project Stealth”的类似设计。主板厂商为何会有这种设计?我们应该选择吗?
如果从功能性上看,这种设计最大的好处当然就是让发热元件几乎全都覆盖上散热片,而且有超级大的散热面积。为啥要这么夸张呢?很简单,因为现在主板上的发热源可是越来越多,越来越厉害,比如除了越来越夸张的CPU供电单元外,还有PCIe 5.0通道需要更密集的高速元件配合、芯片组甚至都出现了双核架构、PCIe 5.0 SSD发热量惊人等等。
除了散热之外,前面提到的超密集元件还有一个要求,就是要加强防护,比如之前安装显卡时一下没注意碰到主板问题不大,但到PCIe 5.0时代,可能插槽旁边都密布电容电感,碰一下可能就会造成损伤了。另一方面,正面的大量元件还让SATA接口、电源、风扇接口的布置非常麻烦,被挤到背面倒是个好选择。
说了那么多好处,这些主板的缺陷也很明显,不能不提。它最麻烦的就是部分接口转到背面后,肯定对机箱架构有不同的要求,想要升级就得换机箱,甚至因为风扇接口也转向背部,有可能还得选兼容的长线缆散热器、电源,相应的产品似乎连概念设计都没有展示,不知道要等多久。
另外几乎被金属散热片“包裹”起来的主板,重量肯定相当可观,它在如今流行的立置机箱中应该怎样固定?现有的标准螺丝是否能承受都是大问题,如果连螺丝都要更换,那可是对整个业界的大颠覆,估计也会让很多DIY熟手从头学起,连带成本可真不低。所以对近期的装机小伙伴和厂商来说,最好的选择都是逐渐吸收这种设计的部分优势,全面应用和普及,肯定还得一步步来。
鸿蒙PC版系统,国人的系统:下一篇